綜合氣象傳感器是一種可以測量多種氣象參數的儀器,通常包括溫度、濕度、氣壓、風速和風向等。這些參數對于天氣預報、氣候研究、環境監測和氣象災害預警等方面都非常重要。工作原理基于不同物理量之間的相互作用。例如,溫度和濕度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,通過測量這兩個參數,可以計算出相對濕度。同時,氣壓、風速和風向也有一定的聯系,通過測量這三個參數可以得到更加準確的氣象預報信息。
綜合氣象傳感器通常采用電子式測量原理,即將所測參數轉換為電信號進行處理。其中,傳感器是實現這一過程的核心部件,它可以將物理量轉換為電信號輸出,并且具有高精度、高靈敏度和高可靠性等優點。
1、風速測量單元
技術類型:
超聲波式:最常見。利用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受風速影響的原理,通過測量超聲波在多個方向上傳播的時間差來計算風速。無活動部件,免維護,精度高。
機械式(風杯式):傳統方式,通過風杯旋轉速度測量風速。成本較低,但有機械磨損,需定期維護。
功能:測量空氣的水平運動速度(單位:m/s、km/h、節等)。
2、風向測量單元
技術類型:
超聲波式:與風速共用超聲波探頭,通過分析不同方向聲波的傳播時間差來確定風向。
機械式(風向標式):通過風向標隨風轉動的角度來測量風向,通常配合電位器或編碼器輸出信號。
功能:測量風吹來的方向(單位:度,0°~360°,如北風為0°/360°,東風為90°)。
3、溫度測量單元
傳感器類型:鉑電阻溫度傳感器(Pt100或Pt1000),具有精度高、穩定性好、線性度佳的特點。
防護設計:通常置于防輻射罩內,避免陽光直射和熱輻射影響,確保測量的是空氣的真實溫度。
功能:測量環境空氣溫度(單位:℃或°F)。
4、濕度測量單元
傳感器類型:電容式濕度傳感器,利用濕敏材料的介電常數隨濕度變化的特性進行測量。
防護設計:與溫度傳感器類似,置于防輻射罩內,并常配有透氣防塵膜,防止灰塵、雨水直接接觸傳感器,同時允許水蒸氣通過。
功能:測量空氣的相對濕度(單位:%RH)。
5、大氣壓力測量單元
傳感器類型:壓阻式或電容式氣壓傳感器,基于微機電系統(MEMS)技術,體積小、響應快、精度高。
功能:測量大氣靜壓(單位:hPa、kPa或mmHg),可用于計算海拔高度或天氣變化趨勢。
6、雨量測量單元
技術類型:
翻斗式雨量計:傳統方式,雨水流入翻斗,達到一定量后翻轉一次,每次翻轉代表固定雨量(如0.2mm),通過計數計算累計雨量。
光學雨量計:利用紅外或激光探測雨滴通過光路的情況,分析雨滴大小和數量,計算降雨強度和類型(雨、雪、冰雹)。
電容/電阻式:通過檢測感雨面上水膜的電學特性變化來測量降雨。
功能:測量降水量(單位:mm)和降雨強度。
7、光照/太陽輻射測量單元
傳感器類型:
光敏電阻或光電二極管:測量可見光照度(單位:lux)。
硅光電池或熱電堆:測量總輻射(Global Solar Radiation,單位:W/m²),即太陽輻射強度。
功能:監測日照強度,用于農業、光伏、氣象研究等。
8、主機與數據處理模塊
核心組件:內置微處理器(MCU)或嵌入式系統。
功能:
集中采集各傳感器的原始信號。
進行信號調理、濾波、溫度補償、單位換算。
執行數據處理(如計算平均值、極值、累計值)。
存儲數據(可選)。
實現通信協議(如Modbus、SDI-12)。
9、通信接口模塊
常見接口:
有線:RS485、RS232、以太網(RJ45)。
無線:LoRa、NB-IoT、4G/5G、Wi-Fi、藍牙。
功能:將處理后的氣象數據傳輸至數據采集器、監控中心或云平臺。
10、電源管理模塊
供電方式:支持DC直流供電(如12V/24V)、太陽能供電、市電適配器等。
功能:電壓轉換、穩壓、低功耗管理,支持長期野外運行。
11、外殼與結構組件
材質:通常采用高強度工程塑料或鋁合金,輕便且耐腐蝕。
防護等級:達到IP66或IP67,防塵、防水、防鹽霧。
結構設計:一體化設計,包含安裝支架、防輻射罩、排水結構等。